由于医用耗材数量和种类繁多,在传统耗材管理方式下,医用耗材需要大量医务人员来对其进行分类,筛选等工作。这种耗材管理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耗材还容易出现丢失、过期、库存不足等现象。医院急需引入一种新型的耗材管理模式去改善管理现状,即SPD系统。
SPD是Supply (供应)、Processing(加工)、 Distribution (配送)的缩写。它是一种以医院医疗物资管理部门为主导、以物流信息技术为工具,通过合理使用社会资源,对全院医疗物资在医院内的供应、加工、配送等院内物流的集中管理方法。
SPD医用物资管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区别于传统的医院对物资的管理模式,通过物流团队的流程再造和实施工作,改变了过去医院采购订单传统的电话报单形式,提高了院内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SPD在医院运作模式如下:
1) 面向供应商的采购、供应管理(supply)
采购信息的生成不再依靠人工统计计算库存缺口手工生成,而是通过SPD系统分析历史消耗、临床实际定数消耗、库存上下限、供应商响应时间等规则进行计算后自动生成。可极大地减少人工经验因素,使采购工作定期化、标准化。
采购补货计划信息的传递也不再依靠传统的电话、传真等方式,而是通过SPD管理模式下的供应采购协同商务平台系统进行。院内医用物资管理系统自动生成采购补货计划后,经过医院各级领导的审批,会自动上传到供应采购协同商务平台系统上的供应商端,同时,能够实现短信、微信等实时通知供应商在医院的授权委托人。在供应商进行订单接收并制作配送单据和结算单据时,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统一的条形码。此条码可在作为医院物流信息流转的基础并能够关联到产品批号、效期、数量等。
具备采购信息准确、传递迅速,物流配送过程可实时追踪,验收迅捷准确等特征。另外,对于所有采购品的相关厂商、代理商资质证照以及产品自身相关的注册证、授权链文件、说明书、照片等资质证照的管理也全部实现电子化自助管理,将原本医院复杂的线下纸质管理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整合起来,为医院及供应商提升管理质量,减轻管理负担。
2) 院内一级物流仓库的加工管理(processing)
SPD模式下的院内物流管理流程清晰、简单,通过条码技术的应用,使得院内医用物资的物流管理工作变成由普通物流服务人员即可完成。
在验收入库环节,通过扫描物流装箱条码进行验收入库,在扫描的同时直接实现采购信息、配送批号信息、发票金额信息的比对工作。并自动提示医用物资库内的存放位置,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收货效率,降低差错发生。
在拣货加工环节,院内物流服务人员登录院内物流精细化管理系统,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相应一个消耗点的拣货标签,拣货人员根据拣货标签进行扫码拣货;拣货完成后交由加工人员进行医用物资定数包的加工,一个消耗点加工完成后,系统能够自动打印相应消耗点的推送单据。
针对高值耗材以及院内循环使用物资的管理,在日常的库存管理环节中,服务人员通过手持PDA就可以实现动态盘点或循环盘点,同时,能够对盘点结果可进行批次、数量的调整,做到账物相符。
3) 面向院内各二级消耗点推送管理(distribution)
SPD服务中心会对二级消耗点所用到的一些医用物资进行定数单元管理,并形成定数包。通过条码技术的应用,医护人员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定数标签放置到指定回收装置内即可,无须做任何记录工作。SPD运营工作人员定期回收定数标签,扫描定数包标签即可自动完成消耗登记并生成补货指示。
SPD服务中心服务人员完成库内拣货、加工后,推送到相应的二级消耗点并完成库内上架操作。SPD管理模式无需医护人员进行科室库医用物资的日常管理工作,完全将其从繁杂的日常医用物资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它将院内医用物资供应模式从传统的“二级消耗点申领→管理部门采购→供应商送货→仓库验收入库→仓库发货”的“拉”式模式转变为“二级消耗点扫码消耗→SPD服务中心主动补充”的“推”式模式。
同时,面向医院上百个消耗单元,不同的消耗品种和消耗周期,SPD服务商会根据SPD系统对于历史数据的分析、现场消耗点的分布以及配送瓶颈(主要是院内配送的电梯能力)的峰谷时间,主动规划配送周期和配送路径,做到在保证临床供应的同时,临床库存最优化。
在以上三部分物流管理的相关内容之外,SPD的服务商还要负责医院与供应商、配送商之间的结算对账。通过SPD系统对于一级库房入、出库以及临床消耗的管控,SPD模式下的结算管理可以根据供应商、商品、科室等条件自由配置结算节点。医院可以根据和配送商、供应商的购销协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财务0库存。